立足岗位建新功,做实、做细、做好少数民族工作
一、人物简介
张欣竹,女,回族,中共党员。历任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辅导员、教学秘书等岗位。在近8年的工作生涯中,始终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,潜心研究民族思政工作,致力于少数民族学生工作,她利用少数民族辅导员的优势,设身处地地深刻共情少数民族学生,从学习学风、资助帮扶、心理健康、就业创业多方面发力,关爱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。曾多次获得校“优秀辅导员”、“优秀班主任”、校“就业先进个人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二、主要事迹
(一)做实学习帮扶,打好少数民族学生学风建设基础
工作以来,张欣竹热爱工作,勇于挑重担、创难关,共担任三届毕业生班级辅导员,担任过逾1600名学生辅导员,最多时期同时担任24个班级、逾700名学生辅导员,其中有超过15个少数民族的同学,学生人数占10%以上。积极发挥学生组织功能,张欣竹在院团委的牵头下完善了班干部制度,形成了班长团支书为首、组织学习委员为辅、生活心理委员两位一体、双性兼顾的一班八位班干部制度,班干部选任原则上成绩优先,兼顾少数民族,充分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学生工作决议,全面覆盖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学风学习、党团组织、校园安全、心理健康等方面,形成学生自我管理、辅导员监督管理的良好局面。形成制度保障体系,张欣竹通过设立大一晚自习制度,辅导员陪同学习,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团体的师生接触和人际交往,帮扶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班级集体,帮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跟进专业学习进度。2020届最终就业率为95.84%,29名少数民族学生均落实就业,少数民族学生升学率为34.4%;2021届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为94.98%,30名少数民族学生均落实就业,少数民族学生升学率为40%,就业工作综合考评位列全校第一,为全校唯一完成综合深造率指标的学院。张欣竹也获得2020年度和2021年度校级“就业先进个人”。
(二) 做细方向引导,定位少数民族学生特色育人发展
少数民族学生基础差、难沟通,张欣竹利用同样身为少数民族的身份优势,从各个方面入手进行少数民族学生工作。细节落实资助育人。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都来自中西部、南部山区,家庭人口多、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。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,张欣竹和辅导员同事们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,普及大学生资助政策,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的受资助率超过70%,解决了广大少数民族学子的经济后顾之忧后。一生一策心理育人。少数民族学生在来到大学之后不仅会产生经济落差,也会面临学习落差和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,张欣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深度融入学生群体,用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。她经常深入学生宿舍,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,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生活习惯,曾在一学年下学生宿舍97次。确切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痛点,通过谈心谈话、活动组织等方式助力少数民族学生身心健康建设。树立学生正确就业观念。张欣竹时时跟进学生就业指导,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化发展,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“西部计划”,积极响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,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回馈祖国对大学生的期待。其中来自西藏的藏族学生小Z,因为学习基础差、语言交流障碍一度无法融入大学生生活,甚至考虑过退学。张欣竹通过学生干部定点帮扶、谈心谈话等一系列方式逐渐解决了学生的语言障碍,又通过对学生的家庭状况和该生家乡市场调研后鼓励学生积极创业,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,小Z在顺利完成学业后自主创业在西藏成立了冬虫夏草生产加工公司,助力家乡的文旅宣传和脱贫工作,同样解决了多名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。
(三) 做好“新工科”建设,全力投入双一流学科建设
2023年,因为组织工作安排,张欣竹从辅导员岗位提干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科级教学秘书。她积极履行日常工作内容,及时完成身份转变的适应过渡,全力投身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。为学生提供精准服务。在选课问题上,张欣竹总是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们提供指导和建议。她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,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课程,确保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。同时,她还积极引导学生们深度了解专业,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为教职工提供优质服务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“双一流”学科建设牵头学院,教师数量众多,科研研究任务重,教学秘书的工作在学院日常教学科研中承担重要的桥梁角色。张欣竹乐于奉献,保持着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教师解决调停课、课程申请、科研项目申报等工作,以较高的工作效率完成教务处和高等教育研究所下发的任务。协助课程体系建设。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都会随着行业的发展、市场的需求而发生转变,张欣竹及时和各基层教学组织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、市场的用人需求,积极参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,与学院教师一起探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,同时协调跨专业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交流,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,提高有林业学科特色的“新工科”建设水平。此外,张欣竹还积极促进学院内部的民族团结。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教师和院办党支部组织委员,她组织各种民族团结活动,增强师生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。在她的努力下,学院内部的民族团结氛围日益浓厚,师生们共同为学院的发展贡献着
自己的力量。